-
友情链接:
千百年来,有关苏轼的故事数不胜数,他有“竹杖芒鞋轻胜马”的从容,也有“与谁同坐,明月清风我”的洒脱,读着他的诗,总能从中找到情感共鸣。
孤独寂寞时是他的“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”,无奈时自我解嘲是他的“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
豪情洋溢时他说“一点浩然气,千里快哉风。”思念满怀时他说“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”。
他的诗词既透着旷达豪放,又不乏细腻柔情,给我们留下无数的佳作名篇,是北宋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而他的一首《定风波·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》,空灵清旷,细腻柔婉,更是他细腻情感的完美表现。
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寓娘的美丽容颜和高超才艺,更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,结尾一句所传达的那份感动,即使相隔千年,依旧动人心魄。
常羡人间琢玉郎。天应乞与点酥娘。尽道清歌传皓齿。风起。雪飞炎海变清凉。
万里归来颜愈少。微笑。笑时犹带岭梅香。试问岭南应不好。却道。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宋:苏轼《定风波·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》
宋神宗元丰二年(公元1079),苏轼因为“乌台诗案”被贬黄州,不少人因为与苏轼有书信往来而受到牵连。
比如黄庭坚,当时还未与苏轼见过面,只是诗词唱和的他,就因为直言苏轼“忠君爱国”,而遭到牵连,交罚金铜二十斤。
这首词中的王定国,也就是苏轼的好友王巩,也受牵连被贬谪到蛮荒之地岭南的宾州。王定国被贬之时,别的侍妾都避之不及,只有一位叫寓娘(又名柔奴)的歌姬主动跟随。
公元1083年,王巩接到朝廷召回的诏令,在北归的途中,苏轼设宴为他们接风,席间的寓娘尽显美丽优雅,4年的岭南之行,未曾改变她的容颜,反而更显青春靓丽。
这让苏轼疑惑不解,当问到原由时,寓娘的一句回答让苏轼大为赞叹,于是创作了这首词。
“常羡人间琢玉郎。天应乞与点酥娘”。玉郎:女人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,这里指王巩。点酥娘:形容女子肤白貌美,皮肤如凝脂般光洁细腻,这里指寓娘。
词人看到王巩和寓娘从南海双双归来,王巩仍是意气风发,风采不减当年,不禁心生羡慕。
举杯感叹道:“王兄,你可真是有福气啊,上天赐予你这么一位美丽贤淑的女子,心甘情愿陪着你到那穷乡僻壤的地方。”
“尽道清歌传皓齿。风起。雪飞炎海变清凉”。上一句称赞寓娘的姣好容颜,这一句赞美寓娘的才艺高超。
当她轻启朱唇,那宛如天籁的动听歌声,随风飘送,有如片片雪花飞过炎炎的夏日,让世界变得一片清凉。
这一句夸赞非常形象巧妙,它告诉我们,寓娘不仅人长得漂亮,歌声也很柔美,轻灵婉转,每一句落到心上,似雪花般清凉,能抚平人心头的烦躁,让人心境变得安宁。
无形之中赞美寓娘的性格,可以想象这样的女子,她的性格自然是像水一样柔和,不急不躁,润物细无声。
“万里归来颜愈少。微笑。笑时犹带岭梅香”。你从遥远的岭南归来,那里地处偏远,风土人情与内陆完全不同,不用说就能想象你在那里经受的磨难和艰辛。
但是你的脸上却洋溢着青春般的活力,你的微笑里仿佛散发着梅岭的幽幽清香,仿佛4年的贬谪生活丝毫没有在你身上落下岁月的痕迹,倒更显得年轻美丽几分。
“试问岭南应不好。却道。此心安处是吾乡”。这让苏轼内心颇感疑惑,忍不住问她,这是为什么呢?
只听寓娘淡淡一笑,含情脉脉看着王巩,答道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。
我的爱人在哪里,我的家就在哪里,因为心中有爱,所有不惧生活的考验,不惧风雨的磨砺,无论多贫穷、多困苦,都能安之若素,随遇而安!
这一句回答让苏轼内心大为震惊,不禁对眼前的女子肃然起敬,感慨万千提笔就写下这首词。
是啊,岁月从不败美人,真正的美丽不只是外在的容颜,更多的是内心的乐观和坚韧,你如梅花一般坚贞,也同梅花一般高洁。
顺便提一下,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,这一句并非苏轼的原创,他出自白居易的“我生本无乡,心安是归处”。